心悦轩(随缘~)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浩浩荡荡,其乐融融 — 2013年08月30日

浩浩荡荡,其乐融融

影响旅游经历的因素与影响阅读经历的因素大致相仿。就阅读来说,除了读物本身,阅读的环境与阅读时的心情亦能很大程度上左右阅读的整体体验。旅行更是如此,除了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及一路的风光,与谁同游、何时带着何种心情旅游是旅行经历的主要风向标。 翻阅一本曾经读过的书,会在新的情境中读到一些新的体会,而重游故地亦与此相似。

此次暑期自驾环英游算是比较独特的一场旅行。如果要简要形容一下,便是“浩浩荡荡”,“其乐融融”这两词最为恰当了吧。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真是有家人自故乡来,理应乐上加乐了。不过作为熟悉英国的东道主,难免肩负重责,得将一行七人的旅途计划详作准备,在途中随时随地做好翻译、导览甚至导购工作。

从我与爱人的剑桥小屋出发,大车上共载七人:我、爱人、爸妈、阿姨、表弟和小清阿姨。从剑桥北上,经约克、惠特比、纽卡斯尔,一路到达苏格兰的爱丁堡、格拉斯哥,再从英格兰西侧自北向南,由湖区到曼城、布里斯托、巴斯、莱姆里杰斯(Lyme Regis)、伯恩茅斯,直到南部的安普敦、朴茨茅斯,最后由牛津、比斯特至温莎城堡返回剑桥。整个绕行英国大半圈的行程为期两周左右,但旅行期间时间感似乎被揉进了空间的颗粒中,脑海中是一条动感的逐渐描深的曲线,连接了途经的各个地理位置。

一人旅行,往往看风景的心情更为细腻,会花更多心思来感叹世间的花开花落、风情万种,也空出份心绪来观望别人的生活,并尝试着甩走焦躁,安放闲适。两人旅行,可以去追求一种私奔式的刺激感和只羡鸳鸯的情调,用各色人群来烘托甚至营造或真实或被放大了的幸福感。七,是个奇特的数字。作为一个小团队,七似乎多了点,作为一个集体,七的气势似乎又不足。中国的传说里有七仙女,西方的童话里有七个小矮人,在这两个故事里,“七”的能量似乎有种神奇的魔力。这次的旅行,虽谈不上神奇,却很有“韵味”,这种韵味大多来自于穿插在英伦风味中的中国特色。

草卷上的国家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为我们描摹的一副典型中国文人雅士理想中的隐居场景,这副画面中自然的层次感衬托出隐士的淡泊心境,明亮却弱小的菊与高大却苍劲的山不但形成一种心灵视觉上的对比,更是影射了恒久自然面前个人的渺小。

如果将陶兄此诗以画卷形式表达出来,其意境也多半和中国的典型山水画卷相仿:在广阔苍茫的奇山神水间点缀着肉眼尚可辨认的人物形象。而只需对西方风景画(尤其是英国风景画)略有了解,便知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画方式,而其背后也是两种不同的人生理念。就此打住,否则就扯远了。

而且画作上所展现的毕竟是理想价值观的意境,是经艺术家修饰过的再现,与生活中的现实体验并不在平行线上。而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穿行在英国的公路上,感受这一田园国家里人与景的互动。英国虽也有园艺,但无人居住的大片大片田野必定占其国土面积的很大比例(我暂时没有去查这一数据,但想必不会低)。欧洲的另一国家法国则是更崇尚园艺,也就是人工打磨痕迹更多,更显齐整、精致、浓郁甚至奢华风格的花园艺术,从凡尔赛宫的景致便可见一斑。但英国的田园风光绝不是浑然天成的,比起中国层次鲜明,充满自然魔力与霸气的山水,英国的田野就温顺多了。这种温顺也分明是来源于“人”的治理。

一路前行,满目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绿色,这种绿很柔和、舒缓,并不张扬,如同一片平整而略微起伏绿色海面。但突然间便可发现某些田野上突起的“大筒”,乍一看很难分辨出这些“大筒”是什么,甚至有种粗旷的工业味。但经仔细观察后便可发现这些“大筒”其实是草卷,可能是夏天草皮风干后整体割下的草皮经推整后而制成的。有时候在公路上还能偶尔遇见装满这种草卷的卡车,而田野上也不时能看见正在推制草卷的卷草车。田野新陈代谢的每个步骤的过程也展现得井然有序,而这种有序当然得归功于源自英国的工业革命的“机器时代”,由此,如今的茫茫田野上极少见人,偶有人处也往往委机器以重任,人只不过是操作机器的指挥员。

这一草卷上的国家的居民也同样有种“井然有序”的生活节奏,其细节之后会一一提及。连这里的动物也被这种条理分明的氛围所感染了,满地的羊群、牛群、马群都悠然自得,不论是灿烂的阳光下还是阴郁的风雨中,都“闲庭信步”,自得其乐地低头吃草,似乎时间与空间都会恒久以这种节奏与速率进行下去。

但绿地上的羊群并没有构成一幅绿色画卷上星星点点白色小绵羊的色彩搭配,每一组羊群身上都被染上了颜色,估计多半是为了区分不同农场的羊群,但这种自然的白色上被涂抹的红色或是蓝色总给人一种视觉不协调感,分明是人工的打磨痕迹太明显。只是半天都不会见到羊群的主人,“牧羊人”的缺席也是浪漫感的缺失,估计也是工业化进程后的普遍现象。这样想来,在湖区或是跳过矮墙或是刨洞而出的那只在公路上看野景的羊便是羊群中难得的一只富有闯劲与叛逆精神的“先锋”了。

游玩的过客

旅途中,我们多半是“游客”,也即游玩的过客。过客的心情,自然多少是轻松而不带负担的。闲看另一处地方的风景和另一些人的生活,虽然同在日出日落的每一个轮回中演绎着一出出故事,节奏与色彩却不尽相同。由于是过客,只是翻阅着一个个片断,因而在时空上并没有连续感,反倒增添了番娱乐精神。好比只是欣赏下新影片速递的精彩花絮,很有跳跃性,更易激发一连串的好奇与想象,虽不比看完整部电影,但却是两种不同的体验,不可拿来量比。

虽说过客往往体会不到所谓的“精髓”与“常态”,但毕竟观物角度与“常驻民”不同,比较“随性”,也说不定有意外的收获。这样说来,家人游逛剑桥的感悟就与我和爱人大不相同。我们与这座生活了两年的城市多少已有了些“默契”,而家人们初来乍到,来到这一片与大上海景致截然不同的土地,难免情绪激昂,心潮涌动,不但迫切地希望用双脚感受这里的气息,用双眼捕捉每一处细节,还要用相机保存下精彩的瞬间。草地上散步的牛群、古老建筑上的雕塑、英国花园里的珍奇异草、家居店里颇具设计感的摆饰,这些都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点缀,却能换活家人的惊喜细胞。

离开剑桥到达另一些“陌生”的地方,每个人就都成了“过客”。在英国旅游,最大的问题是有太多的雷同,别说国土面积不大,各处城市里衣食住行的许多店家都是连锁经营,很难找到一些具有特色的角落。于是有时就有种恍惚感,哪怕在英国从南转到北,走东跑到西,多半还是那几家超市:Tesco, Sainsbury, Marks & Spencer,服装品牌更是一串熟悉的名字,如要寻找一处地方的特色“美食”,更是几乎不可能,哪怕不进廉价而熟悉的麦当劳、肯德基,在街上撞到的也多半是吃烤鸡的Nando’s,意大利风味的Bella Italia,Strada,西班牙风味的La Tasca,吃披萨的Pizza hut ,Pizza Express,咖啡馆更是连锁泛滥,多是星巴克、Costa、Nero、Prêt a Manger,前两家大上海也四处可见,实在没有什么新意。若是寻访些英国的当地酒吧,特色也多半在酒吧的历史、装潢风格上,吧台的酒类也大多相仿,若能能喝到一些当地自产的品牌就算很值得体验了,比如这次在布里斯托,我又带家人进了自己三年前曾和一位韩国朋友造访过的音乐酒吧,品尝了布里斯托的苹果酒。无论是咖啡店还是酒吧抑或是酒店的早餐,都能喝上英国的伯爵奶茶或是果茶,只是很少有店家自制的,多半是那几个茶包品牌。因此第一天在约克的居家旅店用早餐,主人提供了自己磨制的咖啡,大家都说很香,比起游程后几天的咖啡,算是精品了。虽说如此,人的味觉多半和心情与环境紧密相连,爸爸一直说怀念曾在我牛津Linacre学院酒吧喝的那杯啤酒。其实就是英国许多酒吧都有的德国啤酒品牌Beck’s,这次在剑桥圣约翰的酒吧也又一次买来品尝,后在超市也买了罐装的,只是看爸爸的表情,总是有种遗憾,似乎在寻找三年前唇齿间的那股啤酒清香,却好像再也不一样了。那股味道怕是永远留在模糊而让人流连的记忆中了吧。若真如此,那杯啤酒的“时间价值”也就随着岁月而增长了。

是游客还是常驻民,从言行举止中便不难分辨。游客的眼中总是有种“追求新鲜”的劲道,常驻民多半是一种“见怪不怪”,“这就是生活”的态度,而游客则是“不怪也能生怪”,似乎总是遇见感叹号与问号。走在惠特比这一海边小镇,我们在海湾上看见许多倚在栏杆上,手提着线,眼神往海水里张望的人们。他们脚边都放着一些塑料小桶,原以为他们在钓鱼,上前一看才知道原来他们钓上的多是螃蟹,有些带着小塑料罐装着的“诱饵”,是些贝壳类生物或是零碎的生鱿鱼条。我们很是好奇地观察着他们,也会瞟一眼桶里的‘战利品’,而他们多半怡然自得,只是偶尔能听见几个孩子带着激动地口吻嚷嚷而已。而沿着桥走向海边的一路上就多半是游客,一路的商铺也是各种吸引游客的纪念品商店、游乐场、冰激淋店……有一家叫做Magpie的咖啡馆门前倒是排满长队,很是壮观,当时便猜这一定是各种旅游指南中推荐的咖啡馆,说不定是某位名人曾光顾过的,或是有自制的什么点心。待若干天后网上一查才知原来这是号称英国最好吃的Fish and Chips的店铺,难怪游客都趋之若鹜,一定要亲自尝尝了。

惠特比小镇是游程中的一处意外,原本计划时并不知道英国的这处小镇,在离开约克时我向旅店的主人询问从约克开往纽卡斯尔的观光路线,他提及了这处小镇,我们也就跟随着导航仪找到了这处旅游圣地,感受了半天。这原是英国很有名的海边旅游胜地,所谓的“有名”指的也是英国范围内,想必每年夏天,许多决定留在英国国内度假的英国人都会来这里体验下“海味”吧。但另一处海边小镇Lyme Regis却是我细心策划,决心要一访的地方。Lyme Regis有英国南部著名的侏罗纪海岸,也是英国的古生物学家、化石采集者Mary Anning生长并采集化石的地方。到达Lyme Regis的那天,天空是一种明快的蓝色,温暖的阳光照进了每一丝空气,打造出十足的度假氛围。从小镇上的停车场一路走向海边,高低起伏小路边簇拥着各种色彩的小楼房,街上的人们似乎都闻到了海的味道,颇有节奏感地向前方迈进。待到海天一色展现在眼前,视线自然变得开阔起来,向左瞭望能看见一片白色海崖,不远处还有一座灯塔。脚下是一片石子,一直延伸到海边,穿鞋踩着石子走并不容易,难以掌握高低,不小心就会滑倒。四处已经安定下来的游客都怡然自得地享受着阳光海岸,有些在聊天,有些捧着小说,有些则更奢侈地消费时间,索性身心放空发呆一下午。也有许多带着孩子前来游玩的,举家出游,带着不少道具。一路向右,则是沙滩了,孩子们大都拿着塑料桶和工具聚精会神地创造沙雕,更大一点的孩子或是年轻人则下海探险,或是汽艇,或是滑板,随着海浪颠簸出人生跌宕的曲线。但这里并没有“传说”中的化石,一眼望去,不就是一处度假海滩么?化石文化成了这里的旅游亮点,博物馆、商店门口都以此作为宣传,招揽游客,沿着海岸线的二手古董店也不少,不知道在“旅游”的招牌下是否有值得一淘的精品。一路上我都很兴奋地期待着能捡到或是看到化石的这一站,在我的嚷嚷声中终于“眼见为实”,化石也许早在历史的潮起潮落中被淘尽了吧。旅程后期倒是在牛津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得以见到在Lyme Regis海岸发现的化石,约有不粘锅这么大,呈螺旋形。后来跟导师提及,他说我一定是没有走到远处的那段海岸线,他还是信誓旦旦地说那里一定能捡到不少化石。看来还是我与化石无缘吧。在游人较少的石头海滩,倒是能坐在高起的敦石上发发呆,吹吹海风,但这与Mary Anning曾经驻足的海岸一定已经截然不同。“旅游”或是“度假”的魔力笼罩了自然的神秘感,一切成了“背景”。

说起“背景”,更富盛名的英国景点非巨石阵莫属了,从电脑桌面到明信片,巨石阵的形象无处不在,而各种关于巨石阵用途与建造的猜测更是铺天盖地,虽难以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但一提及英国,想必这是大部分“外国人”眼中荣登榜首的文化历史景点。既然家人们不远万里而来,我也在行程上安排了这一景点,而自己在英国三年也不曾拜访过巨石阵,不妨去瞧瞧传说中的“石头”到底如何震撼。车在公路上驶过,能远远地望见那一圈石头,既然来了,还是决定近距离去“朝拜”一下。巨石阵的一侧公路正在施工,如今得将车停在空旷的停车场,通过通道进入景区。如同英国的许多文化遗产景点一般,购得门票后都能取一台语音导览器。我和Terry已习惯了英语语言环境,又帮家人领了五台中文版的导览,然后一同加入巨石阵的 “朝圣”队伍。一路上,每个人都很安静,大多认真地在听导览。说起语言导览,总是爱恨交加吧,一方面确实能被“逼”着学到不少,另一方面这终究是“被学习”,而且大家三三两两的前来,在领完导览后,就突然成了被动的个体,被导览牵着鼻子走,难免少了许多互动。

原来如今我们所见的巨石阵也非最早的模样,它历经千万年来数代人类的打造、解读。最有意思的是几千年前的“游客”也似乎意识到“巨石阵”的历史价值,甚至有人将石头卸下搬走作为“纪念品”,这想必是重量级的纪念品了。在巨石阵面前,世界各地的游人的举止行为都颇为相似,大体是听导览,驻足观看、拍照留念,随着导览的路线,围绕巨石绕行一圈,算是完成了一个二十一世纪游人的朝拜仪式。巨石阵地处公路边的一大片荒地上,四周一大片草地,不见任何“人”的迹象。比起匆匆而过的游人,这里成群的乌鸦倒是一派“地主”模样,它们成群地飞来,栖息在巨石上,有些立在最高处,摇头摆尾地旁若无人地享受清风吹拂,一阵子后,它们有都很有默契地一齐向远处飞去。就这样周而复始,半似嬉戏,半似仪式。人们为了保护巨石阵,如今已在外围一圈拉起了围栏,虽能近处观摩,但绝对不可能近距离接触巨石。而这群乌鸦则成了这里的潇洒居民,在它们的“领土”上生长繁衍,它们也许早已习惯了每天在草地上转圈的成千上百的游客,对它们而言,这里是一片风吹草低的完美家园,一切再熟悉不过。

而我们,作为过客,总是充满了探索的精神,总觉得到处可以留个心眼,瞧一瞧“别处”的生活是否另有一番滋味。这是我第二次来到湖区,这一盛产诗人的绝佳隐居之处。傍晚散步时走到湖边,湖光山色间清幽宁静。这里果然是远离世间烦扰,潜心思考人生、挥洒灵感的风水宝地。在大家漫无目的地散步闲聊时,Terry站在一处长椅上召唤我前去。原来长椅是由当地人捐赠的,铭牌写着捐赠人的姓名和一句关于他们在湖区生活的简短的话。这下大家的注意力都聚焦在四周的长椅上,我们开始翻译铭牌上的内容,都浓缩着曾经这里居民或是暂居者对湖区与生活的热爱。有些是家庭成员所捐,对死者的留有余味的爱与悼念在渐渐褪色的铭牌上依然刻着浓厚的痕迹。

次日在湖区游船,终觉自己只是过客,游船每日往来,日复一日。岸边的水鸟们过着它们的纪年,在每个周而复始中享受每一批过客带来的美味。

吃住交响乐

由于之前已和父母有过环英旅游的经验,这次出行前特地在预订住宿上做了不少功课,在十几天的游程中穿插了英国几乎所有的住宿类别。大概说来这次的住宿营地有三类:居家旅店(Guesthouse),自助式公寓和青年旅馆(Youth Hostel)。居家旅店总体来说最具特色,尤其是当地夫妇自家经营的,但如今在许多大城市的居家旅店成了规模后也借鉴了酒店式管理模式,会雇佣专职员工来打理,往往见不到老板的身影。

这次游程的第一站约克是典型的夫妇经营模式。一路前往约克的路上我便接到男主人的电话,询问大约何时到达。车停在旅馆门口后,我来到大门按铃,许久后才见男主人开门,由于我们比预计提前到达了约一个小时,他些许惊讶,大概我们打扰到他的午休吧。男主人还算热情地为我们介绍了旅店的设施,提了下早餐时间,然后给我们办了停车证。不一会女主人也露了下脸,和我们握了手,便又自顾自忙去了。我对夫妇开的居家旅店总体印象甚好,总体格局一般温馨居家,每到一处总能发现一些特色,在细节上也体贴周到,大致也能反映夫妇俩的生活品味。这家旅店的进门处就放了一盒自制的姜饼和一些五彩的糖果,供客人自取。客房虽然不大,但居家的格局也布置得小有声色,在楼梯间上下还可欣赏下墙上雅致的油画。第二天的早餐也是夫妇俩亲自下厨亲自端上桌的,女主人从未露面应该是主厨,男主人来为大家点餐并端茶送水。英式早餐大约也就是固定的格局,不外乎从鸡蛋、香肠、培根、烤蘑菇、番茄和烤豆中选取,而鸡蛋一般可做成煎蛋、炒蛋和煮蛋,此外再配上牛奶麦片或是果汁,饭后续上热腾腾的咖啡或茶,便为精神营养的一天打好了底子。这次男主人问及是否要black pudding,我脑中迅速搜寻一番,依稀记得这是一种类似肉饼子式的特色菜,便稍点了几份,可以两人一份尝尝味道。与之后的行程比较起来,这天的英式早餐真是最精致最正宗的了。记得当时邻座的欧洲人(看似西班牙人)在询问早餐的咖啡,得知是现磨的便连连点头每个人都要了份。而咖啡上桌时那香气确实闻起来都让人陶醉。但所谓的“黑布丁”实在是腻而无味,大家都尝了几口便不再理睬,一直到回来查询才知这东西叫“血肠”,一般用猪血加入些许肉和脂肪制成,流行于英国中北部。怪不得一直身处英国南部的我之前从未经历过有黑布丁的早餐,现在想来还是觉得这款料理台粗犷,难以下咽。不过话说回来,除了这块血饼子,约克的这家居家旅馆算是游程中最让人舒心的一站,男主人虽然轻易不苟言笑,但当我们准备启程上路时,他很耐心地在地图上给我指点路程,也正是他提及了惠特比小镇,才有了我们旅途中意外却不乏惊喜的一站。

居家旅馆虽好,但哪怕十几天都寄宿不同风格的居家旅馆,也未必舒畅。作为身怀中国胃的我们,一路上颇为重要的一件事是:吃。虽然旅游在外,都想尝点当地特色,但可怜英国这一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真没有吸引人的佳肴。有人说要是拍十集“舌尖上的英国”,那么第一集叫“炸鱼薯条”,第二集叫“炸鱼薯条”……一直到第十集恐怕都只有这一个题目。说到炸鱼薯条这一英国美食国粹,对我也没有什么吸引力,况且高温油炸的食品多吃不但不健康,食欲也只会反降不增。当然,对于初到英国的阿姨和表弟,这道英国特色美食就如同驰名的英式早餐一样颇有异国风情的神秘,不尝怎能罢休。见他们盼着这款英国名菜,我们就在惠特比小镇走进了一家专做炸鱼薯条的特色餐厅。蓝色的门面和沙发座看来是刻意营造一种吸引顾客的海鲜视觉。由于时间尚早,我们将之视为午前点心,只点了两人一份,供四份。这家海边小镇的餐厅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鲜脆的鳕鱼外脆里嫩,长条的形状有种美感,薯条也是难得的锯齿形状,不油不腻,酥香可口。这之后在酒吧里或是街头外卖尝到的炸鱼薯条再不及这家,虽然英国号称自己“第一炸鱼薯条”的店比比皆是。

自驾游出门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自带装备,当地的英国人若暑假出游大多会带一些休闲娱乐的设备,比如傲立车顶的自行车和小型划艇。在湖区就见不少驾车到湖边,开始自娱自乐开展“水上项目”的英国家庭。而对于我们来说,最实用的旅行装备莫过于烹饪道具了,七座车的后备箱里不但安妥好了电饭煲、电磁炉、锅、餐具,甚至装上了大米、油、盐等基本储备,当然一路上在各大超市和中国超市继续采购补给这才给我们一路的行程增添了不少“故乡飘来的味道”。曾经在英国旅游的经历已经表明,但凡居家旅馆,往往不允许客人自行在房里烹饪,前两年在湖区温馨的小屋里享受小肥羊火锅就被女主人“逮”了个正着。这次一路的旅途也同样吃得“小心翼翼”。从宾馆关着窗吃泡菜火锅到关着门下快餐面,每次在居家旅馆和宾馆都提心吊胆,生怕这诱人的香味飘散到各个角落,又被主人评说一番。好在这次一路顺当,而待下榻至爱丁堡和布里斯托的自助式公寓,大家都喜滋滋地感叹可以光明正大在厨房做饭了。在两地都放开心怀和肚量,涮了火锅,爸爸有啤酒,我们有各种果汁,在宽敞干净的厨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恍恍惚惚间交错了时空,恰是浓郁了在异国他乡旅游的情趣。旅程中,尤其记忆深刻的该是在湖区的青年旅馆的烹饪。在一番探索后找到自助厨房,已有不少旅客在自己动手准备晚餐了。看着不少西方人“调制”的意大利面、批萨等各种食物后,我们一阵窃喜,开始去车上卸货筹备我们的中式晚餐。要知道下午我们已经开车去小镇的超市买了不少原料了。青年旅馆的厨房设施也颇人性化,基本厨具已一应俱全,还有西方人常用的番茄酱等调料,厨房里有充足的灶头,还有两台大冰箱供游客使用,一旁也备好了记号笔和标签纸,提醒游客在自己的食品上写上名字、离开日期等基本信息。在厨房忙碌的基本都是我们四个女士,男士们则在外面的餐桌上和电子设备互动。厨房里的一阵忙碌后上桌的是色香味俱全的两道家常主食:蛋炒饭和一大锅泡菜面,想必会让此后进出厨房的其他游客都羡慕不已。有了这些锅碗瓢盆,不仅降低了多日的晚餐费用,还让我们的中国胃欣喜有加。自给自足的不仅仅是晚餐,还偶尔有早餐和午餐。吃腻了英式早餐,遇上不含早餐的宾馆时我们也都很兴奋,只要随便烧点泡饭或是快餐面,就能满足地享用一天的第一餐。而碰到旅途中路途较远的时候,早上也能多准备些炒饭,放在保温盒里,待一路旅游至午后肚子已咕咕叫时便能尽情地品味妈妈式的蛋炒饭了,这种滋味想必是任何高级餐馆无法匹敌的。

此次旅游新开辟的住宿类型是在牛津的乡村酒吧,由于牛津市内的住宿价格奇高,设施也并不见得舒适,想到既然驾车游玩,就较少受到地理位置限制,可以往郊区寻找住处。这家乡村酒吧靠在Abingdon附近,就在牛津的西南面十五分钟左右的车程。按照GPS的指示一路前行,乡村小道的景致已显现出来,到达目的地后果然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孤零零的一家酒吧。楼下是传统的英式酒吧,红色为主调,空间也挺宽敞,我领完钥匙走上楼梯,二楼即是住宿区,大约也就十来间房。有意思的是这间乡村酒吧名叫 ‘Dog’s House’,待狗们及其友善,入住的两天倒是时不时听见走廊过道的一间屋里传来狗叫声。看来主人来此寻欢,还专门有资源来照顾狗,实在是很具有乡村特色的。由于地处幽僻,旅途也劳累了,我们就决定在酒吧用餐,体验一下英国的乡村风情。没想到来词用餐的客人倒是不少,都是开着车晚餐时间陆续到达的。空气清新,天色也很好,我们也入乡随俗,挑了室外的桌坐下。这次点了Guinness的黑啤,香气十足,爸爸、Terry、阿姨和我都顿时爱上了这款黑啤。晚上坐在酒吧里上网聊天,一位英国男子上前搭讪,是个在牛津Market摆摊卖首饰的小哥,他说他这辈子就“困”在牛津了,倒是经常来此吃饭喝酒,还向我请教某词的中文,然后就一直重复着念叨练习,特别逗。这家乡村酒吧确实价廉物美,早上的早餐也尤为丰盛,自助式的冷餐有各种新鲜水果、优质麦芬,早餐选择不仅有传统的英式拼盘,还有三文鱼套餐、粥类等等,口味也都十分纯正。

十几天的游程中,算是尝到了各色餐饮,体验了不同风情的旅店。而各旅店的床铺摆设也不尽相同,有时三人房像大通铺,也有将一张床垫直接架在两张床之上的“叠罗汉”式摆放,在湖区的青年旅馆则是传统的宿舍式上下铺,简明轻快,真有种回到学生宿舍的感觉,草绿色的床罩被套也似乎有股大自然的香味,很快就催人入眠。要是将一路住过的旅店房间都拍下照留念,想必也很有情趣。如今只是马后炮了。

后记

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剪不断理还乱”,其中层层相叠,精彩纷呈的各种细节也来不及一一详述。何况这篇游记是这几个月来的陆续回忆与编织,会融汇时空距离滋生的浪漫主义情怀,也会有抓不住的“当刻”心情。但无论怎么说,这次的自驾游算是规模壮大的,途中各种“创新”也层出不穷。忙碌的生活中,能在Bournemouth海边搭帐篷、吹海风、发呆、“吹”云朵、踩浪花、堆沙子的闲适时光很是难得。

旅游,旅的是心情,游的是趣味。

写下的回忆 — 2013年08月3日